JIAXING TONGHUI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道路瘦身”为破解城市难题提供新选项

“道路瘦身”为破解城市难题提供新选项

时间:2017-08-02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李瑞敏 杨帆航

  随着共享单车爆发式发展,急需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也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安全、科学的交通系统建设。百姓对和谐宜居城市生活的期待,也让一味以宽马路、多车道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不合时宜。那么,该用怎样的理念改善我们的城市交通?“道路瘦身”工程的相关理念与方式或可提供借鉴。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慢行交通等理念。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需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尺度适宜的街区,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爆发式发展,更是急需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也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安全、科学的交通系统建设。在此建设过程中,部分道路或可借鉴“道路瘦身”工程的相关理念与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一种名为“道路瘦身”的道路交通设计理念开始兴起,之后几年,在有的国家流行起来。“道路瘦身”旨在通过减少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所占用的空间,将多余的空间用于行人、非机动车或其他设施。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减少机动车道数量或机动车道宽度来进行“道路瘦身”工程,同时,多余的空间可用于中央左转专用道、潮汐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安全岛、路侧停车、绿化带等。

  通过“道路瘦身”工程,一方面能够完善街道的功能,使街道能够服务所有交通出行者,而不仅仅局限于机动车出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不同的设计方式,在交通系统安全性、街道活力性、街区宜居性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美国,最典型的“道路瘦身”形式是将传统的双向四车道改造为带有中央左转专用道的三车道道路,将多余的空间用于方便行人与非机动车出行(如图,后文主要基于这种形式进行相关说明)。

  典型“道路瘦身”有利于安全

  安全、畅通是道路设计和使用最为关注的因素,而二者的协调往往需要不断权衡和优化。“道路瘦身”工程带来的交通系统安全性的提升较为明显。

  我国在进行道路交通结构设计时,可以借鉴相关做法。例如,减少车道数量,使得交叉口冲突点数量减少;中央左转专用道将左转车辆隔离于正常的行车道,减小左转车辆对正常交通流的影响,减少速度差异,降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同时消除因为左转而可能产生的追尾、侧碰等冲突类型。

  研究表明,在进行典型“道路瘦身”改造后,整体事故率会降低19%到47%。同时,“道路瘦身”减少行车道数量,能够减少行人过街距离。利用中央空间设置行人安全岛,方便行人二次过街,减少事故可能性。由于压缩机动车道而多出的空间,则可用于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非机动车与行人有明确的道路使用空间,与机动车交通流分离,让慢行出行更安全。

  当然,典型的“道路瘦身”形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交通情况,但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可借鉴其理念。

  通过合理评估道路交通量需求,合理协调路段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匹配,从而合理设定路段、路口范围内的机动车道数量与宽度;为行人与非机动车设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行人安全岛、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缓冲空间等。力求在不明显降低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机动车超速率、减少机动车间速度差异、减少机非冲突点、增加为交通弱势群体提供的安全设施等,使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对于传统双向四车道道路而言,当其流量在750辆/(小时·车道)以下时,一般才会实施“道路瘦身”改造工程,当流量过高时,“道路瘦身”改造工程反而会加剧拥堵。在合适流量条件下实施“道路瘦身”改造工程后,交通系统性能会得以优化。

  在一些主要起连接功能的次干路、支路中,也可考虑“道路瘦身”理念,如缩减车道宽度,合理分隔左转/右转车辆等方式,发挥次干路、支路应有的连接功能,而不是目前这样,将流量较小的次干路、支路也按照主干路的形式设计为基本为机动车出行服务。

  激活城市商业活力 让街区更有生活气息

  在我国,很多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设施都不完善,存在一些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使用空间无明确界限、机非混行的街道。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慢行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某些类型的道路,“道路瘦身”理念有利于慢行交通设施建设,为行人与非机动车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通过缩减机动车占用的空间,将多余的空间用于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建设,有条件为非机动车与行人构造与机动车在物理上隔离的出行空间,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设施。此外,利用中央左转专用道空间设置行人安全岛,也能保证行人过街的便利性。一方面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能够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另一方面,多余的空间也可用于绿化建设。

  “道路瘦身”理念在促进以人为本城市建设方面同样有促进作用。通过缩减机动车空间,不仅能够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街区提供人性化设计空间,如人行道、安全岛等设施,也可以使街区尺度更为合理,让行人与非机动车出行者能够更容易、安全、便捷地穿越机动车空间,利于激发街区商业等活力。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更加注重宜居、合理尺度街区的建设。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在这些宜居城市、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道路瘦身”理念的相关设计细节,使城镇、街区更有生活气息,居民更愿意以步行、非机动车的方式进行短距离出行。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